单体类产品:指的是三聚磷酸钠、焦磷酸钠等
复配类产品:目前国家标准通用准则中命名称为:复配水分保持剂,包含以前的腌制剂、嫩肉粉等产品名称。
在肉制品的制作中,磷酸盐是唯一一种有效激活肉蛋白的肉制品水分保持剂。肉制品生产加工是离不开磷酸盐的,总有朋友问,保水剂?能让肉包多少倍的水?说句实话,确实不知道,保多少的水要看你用的是什么肉(到高速跑180迈,开普通车是不行的)。
首先我们讲一下磷酸盐的作用:(书本上都有,简单说明,温故知新)
1、调整肉的PH值,使之高于肉蛋白的等电点,从而使肉的保水性能提高,保证肉的鲜嫩度;
2、 增加离子强度,有利于肌原纤维蛋白溶出,同食盐协同与肌浆蛋白形成一种网状的结构,使水聚集在网状结构;
3、能螯合Ca2+、Mg2+、Fe2+等离子,提高保水性能,提高抗氧化作用,加入磷酸盐后,原来与肌肉结合的钙镁离子,被聚磷酸盐螯合,肌肉蛋白中的羧基被释放出来,由于羧基之间的静电力的作用,是蛋白质结构松弛,可以吸收更多的水分,提高保水性。
磷酸盐的品种很多,单一产品作用总是有局限性,肉制品应用中也不可能选用单一的磷酸盐,总会有2种或2种磷酸盐以上的产品混合复配的产品。
那什么如何怎样选择复配水分保持剂呢?首先看肉制品:
1、含肉量高的产品(60-70%以上):一般选用纯磷酸盐复配的产品,添加量在0.3%-0.5%;
2、含肉量稍低的产品:一般选用添加量在0.5%-3%,这类产品中一般都复配有胶体等特殊功能的添加物质。
选择水分保持剂产品的几个原则:
1、产品的溶解性能,保持剂要溶解后才能使用的,溶解不好的产品是不能100%发挥产品作用的,甚至还会有反作用;
2、腌制肉馅保水以及发色的能力:肉馅腌制后,会有弹性,肉馅有亮度;
3、产品口感:纯度不够质量差的磷酸盐,制作成肉制品、品尝时会有涩感,最明显的体现在舌头根部两侧,其次是产品品尝口感脆度等细节方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