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息中心
行业新闻
查看信息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> 信息中心 >> 行业新闻

食品添加剂并不可怕

【更新时间:2016-12-14 13:34:07】   【字体大小: 】   点击数:1310


     话说就要快到圣诞节元旦节了,这个时间段是个敞开肚皮喂饱自己的好时机,拉上三五好友边吃边聊,简直就是吃货最大的幸福。五颜六色的汽水、松软香甜的面包、爽滑可口的泡面……光想想都觉得人生充满了意义。

     可是,如果有人告诉你,这些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都离不开食品添加剂,你是不是会在开动之前三思一下?如果此时有“手工无添加”的同类网络食品出现在你面前,你是不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?

     现如今,人们越来越注重品质生活,对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。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,让很多吃货们对食品添加剂避之不及,甚至到了谈“添”色变的程度。相反地,“纯手工”、“零添加”的食品却适时而上,快速收获了一票死忠粉丝。

     食品添加剂,真的那么可怕吗?纯手工制作,又真的那么安全吗?食品添加剂,被误解的人生人类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万年前。 我国历史记载:古人在远古时代就开始往食品中添加天然色素;北魏时便使用盐卤作为凝固剂制作豆腐;南宋加工腊肉时会使用亚硝酸盐。国外也是如此,公元前1500年,埃及便用食用色素为糖果着色;公元前400年,人们开始为葡萄酒人工着色。

    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、香、味以及为防腐、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,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。我国批准使用的添加剂一共有2400多种,它们遍布日常饮食的方方面面,发挥着防止食品腐败变质、提高营养价值、改善口感、增加品种和方便性等诸多积极作用。

     正式因为有了食品添加剂,才有了现在丰富多彩的食品。

     如果食用油中不加抗氧化剂,保质期会大大缩短,更有可能吃到哈喇味的油; 如果冰激凌中不加乳化剂、增稠剂,大部分的冰激凌都会变得像冰棍一样硬邦邦; 如果食盐中不加加抗结剂,食盐不再粒粒分明,更容易受潮结块; 袋装薯片里的氮气也算是食品添加剂,不加的话,你会拿到一袋薯片渣…

     需要说明的是,食品添加剂和违法添加物是完全不同的两类物质。我们常听到的苏丹红、三聚氰胺等有毒添加物属于违法添加物,跟食品添加剂可是八竿子打不着…纯手工制作,被夸大的健康食品与对食品添加剂避之不及的态度相反,人们越来越偏爱贴着“纯手工制作”标签的食品。比如,不久前的中秋节,私房月饼可谓横扫朋友圈,卖得个风生水起。 但你知道吗?许多手工食品的确是网友购买各种原材料,在自家厨房制作出来的,但也未必“安全零添加,纯天然无污染”。

     首先,手工自制食品虽然看上去健康又环保,却并没有标注保质期限,也没有写明原料成分。作为消费者,很难了解制作者采用的食材、制作环境和制作工序。如果未采取恰当的保存措施,就难以避免运输污染,微生物的生长有可能会导致病菌的产生,一旦产生治病病菌,消费者食用后,就可能导致腹泻等疾病。

     其次,尽管打着“纯手工”的旗号,但实际上有一些产品原料因为工艺复杂,制作者往往是直接购买成品而非自制。如此一来,与“纯手工”的标签有些不符,也无法保证最终制作出来的产品没有添加剂。 再次,一旦出现食品安全事件,消费者也很难维权。而且,通过微信朋友圈即使买到不好的食品,人们会出于朋友情面,很少进行索赔追究。 无生产厂家,无生产日期,无保质期,无食品生产许可证号,无食品标签……这样的手工食品,很难说是安全健康。食品安全,监管最重要。

     不管是食品添加剂还是手工自制食品,它们的安全与否并不是凭空臆断,也不能全靠良心把控,而是需要有确定的标准来规范和监管。信息来源:新华网

     

味元首页 |  人才招聘 |  产品目录 |  新闻资讯 |  网站地图 |  大厨之家 |  联系我们 |  版权声明 |  打印本页 | 回到顶部

江西味元食品有限公司 Copyright © 2025-2026 All Right Reserved.
地址:江西南昌小兰工业园富山一路1167号 电话:136 9955 2783 传真:0791-85989690
推荐显示器分辨率:1024*768 IE7.0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:数联网络